1亿文档 免费下载
图2 模型
图3 外部屋面造型
图4 内部屋面造型
深圳国际机场T3航站楼总建筑面积50万m2,设计以流线型的动感元素与自然演变来的生态形式为城市带来新的想象力和冲击力。设计最初的灵感来自于海洋生物“鳐”自水中跃起的瞬间。建筑被设计为平缓光滑的形体,自然生物的流动曲线勾勒出的整体轮廓沿着大地向四个方向展开,使整个建筑显得柔软而富有动感(图2)。建筑前段舒展的体量伏于地面,如同从地下破土而出,后部轻盈的部分向上升起,悬浮于场坪上空,将凌空跃起的势态凝固于造型当中。建筑由双层表皮系统包裹覆盖,前部体量由玻璃幕墙围合,这两种元素组成了建筑主要的外部界面。表皮系统采用金属板与玻璃相间布置方式,所有玻璃部分形态统一,形成均匀点阵,由尺寸大小控制组成均匀过渡的纹理。大开大合的处理方法结合建筑庞大的体量形成极富震撼性的完整统一效果(图3,4)。
深圳国际机场地处珠江入海口,建筑基地由填海而成。从空中俯瞰,庞大的建筑体量在海陆相连的自然景观中很容易失去尺度,而经航站楼往来于此的旅客均处于强烈的自然环境中,因此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设计中尤其重要。选择以生物体作为建筑造型的灵感来源,表明建筑在面对广袤的自然环境时对自身角色的认知。设计中,建筑以谦逊姿态融入海洋与大地,追求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如同生物一样成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建筑整体色调上,以白色金属材质与花纹玻璃相间形成均匀的纹理,建筑庞大的体量如同由半透明的薄纱包覆,显得轻盈而迷幻,形成由建筑到环境的自然过渡。
丰富的气象变幻是滨海自然环境的重要特征。建筑银白色的外表皮每时每刻反映出天气变化。对于终年不断的海风和突如其来的台风,建筑符合流体力学的外形在降低风荷载的同时能够在视觉上带给人们安
全感。当丰富的水汽凝聚于海面上空形成变化多姿的云景,航站楼轻盈的体量、流线型的外部曲线和悬浮
63
猜你喜欢